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郭台強9日出席首屆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開幕典禮時,針對近日來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對於在大陸投資的台資企業影響是否持續擴大,郭台強預告11日將在國賓飯店舉辦的電電公會70週年慶茶會,邀請行政院長賴清德討論,目前台商需要政府出手的協助與克服的困境。
日前,郭台強在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訪問時提到,現今中美貿易摩擦部分,已經有許多台廠尤其IoT(物聯網)周邊產品逐漸有感受,若要降低中美貿易的衝擊,最好的辦法是回到台灣來生產。但能不能帶動這波鮭魚返鄉潮,首先政府得打安心牌,讓台商「有感」,台灣產業環境所面臨的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問題,以及能源政策部分得解決,對台商回流才有幫助。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接受《旺報》專訪時則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課稅手段持續加重,第二波2000億美元課徵10%的商品關稅,受衝擊目標諸如網通廠、自行車及零組件、紡織廠生產線部分已拉回台灣廠自己做,下一波受影響的可能是台灣最仰賴的電子零組件廠。
有許多學校的校內系所都會有會計,但就讀會計能從事的職業可以說是比較被侷限了,本身考核考試標準就比較難。很多人會認為會計師是在整理發票幫忙算錢而已,但會計師並不是記帳士哦,會計室有系統地整理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最後以財務報表的方式,呈現給所有人去了解或者看,從中釐清並審核公司提供的財報製ˋ正確,讓內部高階主管清楚預算的使用,還有財物的支出。整理出來的這些報表跟數據,可以變成公司的武器,甚至可以說是「決定公司決策的重如何設立公司要資料」,所以就讀會計系,真的重要的不是數學跟算術要好,而是思維要清晰,邏輯要很清楚,不會因為太多複雜的情況導致頭腦打結。雖然說邏輯很重要,但在就學期間,我認為可以多吸收有關會計師的硬知識,因為會計師的考核證照可是不容易獲取,如果想要獲得會計師證照,可是要下好一番苦心哦。
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所公布的兩波清單中,受影響的國際商品與通訊產業相關的包括導航設備、交換器、路由器、寬頻數據機、無獨立通訊功能的智慧手錶、光通訊等產品,2017年上述產品在大陸生產並輸往美國的金額,估算接近250億美元。
毛利降低 同業又搶單
在關稅提高下,台灣業者雖有機會與部分客戶達成默契,零組件、系統代工、經銷商、品牌共同分攤部分成本,甚至調高終端產品售價因應,但對於毛利與出貨表現恐有負面影響。
再從長期分析,情勢將更為不利,如交換器、寬頻設備由歐美客設立公司流程戶下單,並以美國為重要出口地區的產品,將因許多國際同業的生產地點廣布全球,面臨對手積極搶單。
台廠的退路,尋求其他製造地點也是當務之急。在陸設廠的台灣自行車三雄─巨大、美利達、桂盟,以巨大來看,擴大佈局歐洲市場這回幫上了忙,今年7月斥資17億新台幣投資匈牙利新廠做為全球第四個生產基地,可就近供應歐洲市場。另一個選項,就是將美國訂單轉由台灣廠或荷蘭廠生產出口。
創業本來就不容易,前陣子我在PTT上面看到一個分享文,講述整個創業開公司的過程,從一個完全都不懂得出社會新鮮人,一直到成立4~5人的工作室,可以自行接單、訂製、出貨的一間小公司,前往這條路可以說是非常困難,因為每個人想做的跟擅長的大多都不一樣,有時候創業只是一個發想,有了一個點子之後決定要去做,但在執行的過程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克服這些需要靠自己拼命的努力,不斷去執行長士,然後失敗再努力,重複這些過程去學習,最後才會得到經驗成就自己。所以創業其實不一定要真的會那個領域的東西才能開始,反而是跨出那一步,這份勇敢才是真正需要的。現今社會的我們,對於未來可能有太多夢想,但不敢去做,開公司經營小餐廳,不知不覺中都被我們埋沒在內心深處,現代的經濟壓力下做夢相當不切實際,但創業卻是大家的夢想,是一個有野心的目標,我們渴望卻又害怕,我想講的是,面對這份野心跟渴望,我們要正視他,當你覺得開公司跟創業有其可行性時,不訪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嘗試,或許就不一樣了,畢竟在成功之前,我們都不會知道選擇是對還錯!
很多人認為記帳士的工作就單純記帳而已,其實記帳士要幫公司記帳、算帳和報帳,這些工作就非常繁瑣,且每個流程都需要更加的謹慎且不允許錯誤,記帳士每天都需要核對數字千萬遍,才能將每個憑證傳票做到位,將報表可以如實提供,給主管最準確的數字做決策判定使用,所以記帳士每一天都要按照財務制度的編制並審核原始憑證和記帳憑證,要進行企業財務核算、計劃與控制工作,要編製各種財務會計報表,負責公司費用,銷售成本及利潤的合算,計提各類應繳稅金,辦理納稅工作,並且要按照規定對各種會計資料,定期進行收集、審查核對,整理立卷,編制目錄,裝訂成冊並妥善保管,避免丟失損壞,每一位記帳士都要遵守職業道德,奉公守法,保守公司機密,妥善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方能成為一名合格有價值的記帳士。